了,早点回去休息吧。”
“那我先走了。”简单打过招呼,宋阳收拾好东西就回家了。
因为下雨,也干不了什么农活,一家人都在忙着榨桐油。家里自制的简易压榨工具效率不高,估计一家人还得忙活一整天。不过也没关系,反正下雨天也没别的事儿可做,慢慢弄就行。
宋阳看到一旁的水桶里已经装了不少刚榨出来的生桐油,想到这些桐油得经过熟化才能使用,而且在熬制过程中还得加入两味中药。反正自己现在也没睡意,就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,挎上背篓上山去找药。
桐油从古至今都是保护木器的重要用油,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。它不仅纯天然,能让木器增添光泽,更重要的是能保护木质不受一般外力的影响。而且,不管是在不同季节,还是室内外温度、湿度变化的情况下,用桐油保护的木器都不容易开裂、变形。
哪怕到了后世,很多室外的木质景观和装置还在大量使用桐油。只是后来的桐油效果不如以前好了,很多人就选择了油漆。
油漆不仅价格高,一般的还不环保。很多人都觉得是桐油不行,却不知道市面上卖的桐油大多只是从油桐籽里直接提取的生桐油,没有按照传统方法熬制。
所以经常能看到木器上的桐油要么剥落,要么像眼泪一样有滴落的痕迹,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,还破坏了木器的美观。这都是因为生桐油没有固化和催干。其实,通过熬制就能解决这些问题。
熬制熟桐油并不太难,关键是在熬制过程中要加入两味中药——土子和佗生。这两味药看起来像石子,质地也和石头一样坚硬,一般散落在黄土山头上,是一种化石,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附近的山上就有。
把土子和佗生敲碎成粉末状,用细网筛筛出来,在熬制到合适温度的时候,分别加入适量的这两味药,熬出来的桐油使用效果就非常好了。
山里人大多住的是吊脚木楼,用的也都是各种木头家具,熬制桐油是很常见的事儿。
宋阳也知道这两味药在什么地方,上山没一会儿,就找了不少回来。他帮忙在石碓里把药捣成粉末,然后用筛面粉的细网筛仔细筛选。
吃过中午饭后,宋阳把清洗干净的铁锅架在火塘上,开始熬制桐油。熬制的时候,对温度的把控很关键,还得不停地搅拌。在关键时候,还要把锅放进冷水里,利用冷水快速降温,这样熬出来的桐油才会清亮。
所以只能一小锅一小锅地熬,没办法用灶房里的大黑铁锅。
宋建国也清楚熬制桐油的过程,宋阳干脆把这事儿交给宋建国看着,自己到楼上取来一块熏腊肉,说:“我去给依娜送块肉。”
听到这话,全家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儿,齐刷刷地看向他。愣了好一会儿,王静雅笑着凑过来,问:“那姑娘答应了?”
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,宋阳点了点头,顺便跟王静雅说:“熊胆、麝香还没卖出去,妈,把你手头的钱给我,我顺便去找人,把打造家具的事儿也办了。等准备得差不多了,把新房布置好,就准备找人提亲。”
这种事儿,王静雅哪会不同意呢。她急忙回屋,把小心存放的钱都拿了出来,塞到宋阳手里,说:“家里存的,还有这半年卖鸡蛋攒下的,再加上你之前给我的,都在这儿了,一共两百四十三块五毛八分钱。”
宋阳看了看手里的布包,把钱装进口袋,转身提着肉出了大门。
王静雅兴冲冲地跟到屋外,看着宋阳顺着土路走到下面的大路上,朝着村子走去,直到看不见人影了才跑回来,说:“这下好了,儿子把婚一结,又了了一件大事。我就说嘛,村子里这几天都在说那姑娘跟儿子走得近,这事儿果然成了。”
“这姑娘是不错,可我总觉得她心思有点深,来村子这么多年了,都没几个人知道她到底在想啥。”宋建国倒是显得很淡定。
“就不会说点好听的?”王静雅瞪了宋建国一眼。
第125章 桐油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